防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耗能元件,是新型的滞回耗能支撑。屈曲约束支撑与普通支撑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支撑存在受压屈曲的问题,而屈曲约束支撑在受拉和受压状态下都不会屈曲。这是因为屈曲约束支撑的主要耗能构件,即内核单元外围有约束单元(一般为钢套管)的限制,使核心单元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全截面屈服之前不会发生屈曲,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普通支撑受压时易屈曲的问题。内核单元的滞回性能能够耗散大部分地震能量,减小地震作用对主体结构的损害。
屈曲约束支撑从截面来看是由核心单元,约束单元,填充材料单元三部分构成,核心单元又称芯材,一般选用低屈服点钢材,是主要受力构件,核心单元承担轴向拉、压力,常见截面形式有一字形,十字形,工字形,T形等;外围约束单元即侧提供侧向刚度的单元,一般由方形(圆形)钢管及其填充物构成,主要作用是防止内核单元发生屈曲;通常核心单元与外围约束单元间会有一层由无粘结材料制作而成的滑动界面,防止二者之间因摩擦而增加核心单元的轴向力,使支撑的受拉与受压力学性能相似,常用的材料有:聚乙烯、乳胶、橡胶、硅胶等。屈曲约束支撑沿长度方向的区段可以划分为:连接段、加强段和核心段。
普通支撑受压会产生屈曲现象,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性能较差。屈曲约束支撑仅芯板与其他构件连接,所受的荷载全部由芯 板承担,外套筒和填充材料仅约束芯板受压屈曲,使芯板在受拉和受压下均能进入屈服,滞回性能优良。
防屈曲约束支撑与粘滞阻尼器减震技术相比,屈曲约束支撑具有以下优点:产品制作成本较低:日常维护成本较低,可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可与黏滞阻尼减震技术兼容使用。
屈曲约束支撑一方面可以避免普通支撑拉压承载力差异显著的缺陷,另一方面具有金属阻尼器的 耗能能力,使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范围内。屈曲约束支撑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传统的支撑框架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
防屈曲约束支撑与传统抗震技术相比,提供附加阻尼,降低地震作用,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烈度下均具有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可方便进行性能化设计,避免现场湿作业,施工周期短,建筑终身造价低。另外,可按V型、人字形、单斜形布置,可采用螺栓连接、铰接、焊接等多种连接形式,施工方便。
防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时为弹性状态,其作用与普通支撑相同。在罕遇地震下屈曲约束支撑的滞回耗能效果明显,增大了结构的阻尼,提高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经过合理设计的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通过查看防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性能点及其前四步与后一步的铰状态,发现能够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防屈曲约束支撑由钢芯、约束部件和隔离材料三部分组成。与普通钢支撑相比,防屈曲约束支撑具有以下优点:不但能向建筑结构提供刚度,还可以提供等效附加阻尼,具有支撑和阻尼器双重功效;在强震发生时,不仅可以曲阜耗能,还能保持承载力,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延性储备。